Page 11 - 《朔方评论》2024年第1期电子刊
P. 11

新的西部美学原则在崛起











                                                                                     ◎张晓琴




                   当下的西部文学新变更多的是成熟作                      时不禁流泪。一方面,我生于西部,长期

              家带来的,比如《雪山大地》的作者杨志军、                       生活工作于西部 ;另一方面,我相信文学
             《本巴》的作者刘亮程等。他们的内在质地                         在表现苦难时拥有的力量。王安忆在路遥
              里充满了探索精神与求新求变的渴望,与                         去世后写过纪念文章《黄土的儿子》,提
              恒常意义的西部文学美学风格不同。                           到一个细节,她和友人听闻陕北的贫困闭

                   说到西部文学,人们首先会联想到西                      塞后提出把人们从黄土高坡迁徙出去的建
              部的自然地理,广袤,荒凉,还有其上艰                         议,但是路遥说生活在这里的人对这土地
              难的生存。有次在苏北水乡开会,一位苏                         是很有感情的。两位作家的对话发生在 20

              籍评论家谈到不同地域的文学风格时,说                         世纪,时代在变,今天的西部文学已经不
              江苏作家很少有像西北作家那样写生存                          能用昔日的目光来看,最大的变化其实是
              的艰难的,因为他们少有那样的生活。我                         在美学风格方面。
              自然明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天地成                              当我对西部文学的美学新变进行思考

              就一方文学的道理,但他的这个观点还是                         与探索时,不由想到四十余年前孙绍振先
              对我形成了一定的冲击,也给我提供了一                         生面对其时青年诗人掀起的新诗潮写作时
              个思考西部文学的传统和新的可能性的                          所做出的判断。在那篇极富历史感和远见

              机缘。                                        的文章里,孙先生说 :“与其说是新人的崛
                   的确,有很长一段时间,西部文学的                      起,不如说是一种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
              代表作品以书写生存的艰难,甚至苦难为                         今天的西部文学也正在经历这样的变化,

              主题,比如路遥。我还记得,上大学初读《人                       不同的是,当年崛起的青年诗人们对传统
              生》《平凡的世界》时,看到一些感人细节                        的美学观念表现出一种不驯服的姿态,甚



                                                                          2024 年第 1 期 文艺观潮    09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