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 - 《朔方评论》2024年第1期电子刊
P. 9
个方面。 生》)了吗?他们不能不说是城市中人、都
比如赵树理给出的人物中有小二黑、 市中人,或者是城乡之间的徘徊者。
小芹、李有才,对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 更不用说,我们的兄姊辈为我们给出
晋东南婚丧嫁娶、日常生计、生产生活的 的“人”:王一生(阿城《棋王》)、陈千里
观察,这些人物提供了我们足够鲜活的历 (孙甘露《千里江山图》)、赵秀英(朱秀海
史进程中的人性样本与例证。 《远去的白马》)、雯雯(王安忆《雨,沙沙
又比如柳青给出的人物梁三老汉、梁 沙》)。这些人物活在他们的年代里,也活
生宝,如果研究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人物的 在我们的阅读里,他们经由我们的阅读不
思想样貌和心理状态,以及农民与土地、 断擦亮,从而从故纸中直起身来,坐在我
与粮食、与人众的变化中的关系,我们无 们对面。他们坐在那儿,沉默内敛,却仿
论如何绕不开这两个人物。 佛也在问我们,我们的那个“他”在哪里?
你可以说,他们都不是都市人物,但 我们什么时候可以以“他”和自己互为镜
是你却否认不了,他们的确是中国现代化 像,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将“他”创生
实践进程中的人物。你可以说,他们都是 出来?
半个多世纪,甚至一个世纪以前的“旧” 是的,我们还没有我们的“浮士德”,
人物,但你却无法否认,他们在现代化艰 我们的“谢尔盖”,我们的“悉达多”,我
难进程中的中国,留给一代代读者深刻的 们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生命与作品相
文学记忆。 通,事实在于,有这样的作品便要求这样
是的,你也可以说,也许他们的社会 的生命。“生命是作品的设计,而作品在
学价值、文化学价值,甚至人类学价值大 生命当中由一些先兆信号预示出来。”(梅
于他们的文学形象价值 ;你可以说他们年 洛·庞蒂)
代久远、地域辽阔 ;他们不属于今天,不 生命如何能成为作品的设计,文学如
生活在林立的楼厦之中,烟火的市井之间; 何能成为生活的前提,这对于一直视作品
他们或许生涩、或许刻板,或许简约,或 为生命创造物,并在这一理论观念下成长
许单面。 而接受的我来讲是不可思议的。但文与人
但是,我们也可以反问一句,你给出 对位关系不可质疑,文、人统一到文、人
了谁?你的他是谁? 同一,其间有许多生命的暗示,它必将通
即便不如祖辈给出的孔乙己(鲁迅《孔 过文字最终显现出来。或者还是那句话,
乙己》)、倪焕之(叶圣陶《倪焕之》),我 你要写出什么样的人物,有时来自于你的
们给出了父辈给出的倪吾诚(王蒙《活动 观察、旁证,而要写出你自己,则必须亲
变人形》)、方鸿渐(钱锺书《围城》)、章 证它,或者叫“躬身入局”。“他”——这
永璘(张贤亮《绿化树》)、高加林(路遥《人 个人物要的是你的血肉、你的精气、你的
2024 年第 1 期 文艺观潮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