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朔方评论》2024年第1期电子刊
P. 38
的尊重,在引以为自豪的新闻工作岗位上, 格思想,张强也用自己的实绩不负宁夏大
一干就是一辈子。拿起笔,新闻人的故事 学的培养,不负恩师的期望。在之后的工
就在笔下。 作生涯中,张强深入实地探访报道,结合
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以精练的文字向公
四、生命的体验 众展示社会事件,既有对日常琐事的报道,
也有对时政大事的记录。张强在中山南街
大学阶段,是迈入社会的准备阶段, 47 号写稿多年,获得了深刻而美好的工作
大学阶段的教育对人生的思想引领、专业 和生命体验,正如他在书中所言 :“每一个
知识及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 工作日都不能耽误。”
作用。张强进入宁夏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 面对当下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
读书,除了自身的努力外,不得不提到宁 坚守似乎越来越不易,但是张强向读者展
夏大学王庆同教授对他的深刻影响。王庆 示了一位热爱与追寻的新闻人形象。作为
同教授饱经风雨的人生经历、孜孜不倦的 新时代的新闻记者,他怀揣着对新闻事业
言传身教,在与学生的交往交流中,传承 的热爱,保持自己的梦想,相信未来,主
着、影响着、激励着年轻人。张强在《中 动迎接未知的挑战,与时俱进,与新闻事
山南街 47 号》中,记录了自己对恩师王庆 业共前进。在《中山南街 47 号》中,最突
同的采访,他说道 :“我 1983 年进入宁夏 出的是他对新闻事业的热爱与专注。《中
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读书,有幸成为您的 山南街 47 号》一书的出版,不仅对读者了
学生,在成长与求学时期,多蒙老师指点 解作者的职业生涯和时代足迹具有认识价
教诲,使我走上新闻从业之路,成为一个 值,而且对于研究新闻写作的人具有可资
媒体人。工作之后,您依然对我们眷顾有 借鉴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而以自己的
加,是我们在社会这所大学里继续汲取您 人生经历自觉传承新闻人的职业精神,展
的精神养分。大学四年,您关于新闻采写 示那些精彩的人生瞬间,追寻时代的足迹,
的精彩授课,使我们受益终身。工作后您 感受热爱的情怀,这部著作留存了美好的
又无时无刻不在关照我们,您用心血写成 人生记忆。
的那 4 部新闻专著,至今也是我们学习和
教导部下的教科书。”可以说,张强在新闻 刘 莹,女,河北唐山人。宁夏师范学院文学
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事业上取得的成就,是其自身努力的结果, 武淑莲,女,宁夏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宁
也是大学以及大学老师深刻影响的结果。 夏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宁夏大学教会他专业知识,健全其人
36 朔方评论 文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