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宁夏教育》2022年第1-2期
P. 45

工 作 研 究
                                                                《宁夏教育》2022 NO.01-02

               前,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建设如火如荼,课程思政建                           时代信息资源十分丰富,打破了时空限制,具有生
               设也全面铺开,但整个育人队伍在理念、实践等层                           动性、多样性、便捷性和广泛性的特点,这大大提
               面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教师过分看重能力培                             升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我们要通过数据平台了
               养,忽视了价值引领的重要效能,专业课教师比较                           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状况、学习需求、关注的

               注重自身专业技能提升,对自己“育德”角色定位                           热点问题等,并实现持续的动态研判和倾向预警,
               和本领锤炼不足,专业课中结合当下时政、经济、                           面向学生开展各类“互联网+”课程、实践活动,打
               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强化社会责任等方面都还                            造具有院校特色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打造
               十分欠缺。因此,高职院校需要注重交流合作,选                           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平台,在纷繁复杂的信息
               拔优秀辅导员兼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鼓励思                            中成为学生思想的引领者。夯实主阵地,线上线
               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担任兼职辅导员或班主任,建                            下育人平台协同推进。高职院校要依托学校新闻
               立日常工作交流、协作机制;注重培训指导,通过                           门户网站、“两微一端”、网上学生社区等线上平
               开展集中培训,促进两支队伍资源共享、同心同                            台,实现媒体融合,建强媒体矩阵;同时积极整合
               向;注重实践研究,搭建协同育人的项目平台,融                           资源、加强对接,拓展校内外各类德育基地、实践
               合两支队伍开展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畅通主渠                            基地的育人功能,通过线上线下育人平台协同联
               道,推进思政课和专业课协同。高校要不断加强                            动,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更为立体、鲜活,
               思政课程的创优创新,倾力打造学生真心喜欢、终                           提高吸引力。
               身受益的思想政治“金课”;要挖掘专业课中的思                               创新模式,构建育人新格局,根据《职业教育
               政元素,推动课程思政落实落地,强化专任教师的                           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 年-2023 年)》要求,职业

               育人职责,提高育人能力,确保课程育人效果。                            教育要“加强党委对学校思政工作的全面领导,落
                   3.遵循育人规律,突出针对性。立足全过程育                        实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引导学校全面统筹各领
               人,在阶段衔接上发力。从生源入口来看,当前高                           域、各环节、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引导
               职院校主要有普通高考、分类招生、社会扩招、对                           专业课教师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教育全面
               口升学等;从生源类型来看,有初高中毕业生、新                           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据此,高职院校
               型农民或技术工人、退役军人等多样化的身份。                            应重点抓好专业、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在推动
               不同类型的生源在文化基础、专业课程和专业技                            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改革上下功夫。高职院校应
               能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他们的学习诉求和                            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好顶层设计,
               对职业教育的认可程度也存在着明显不同。因                             落实提质培优,促进增值赋能,助力新时代职业教
               此,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根据学生不同学习阶段                           育高质量发展,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
               的身心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使育                           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多层次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

               人的各项工作覆盖学生从进校到毕业的全过程。                            才支撑,构建职业教育“三全育人”的新格局。 N
               如大一新生要以目标引领为主题,引导新生树立                            参考文献:
               学习目标,明确发展方向,培养良好的学习与生活                           [1]叶佳.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的工作机制研究[J].高教学
               习惯;大二以上的学生要以能力提升为重点,通过                             刊,2019(15) .
               各类课程学习和课外文化、实践活动,提高综合素                           [2]张佳晨.基于新时代下高校落实“三全育人”的理论与实
                                                                  践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7)    .
               质与能力;毕业年级学生则要以成才报国为主题,
                                                                作者简介: 杨忠国,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理想追求与祖国利益和人
                                                                教授。莫莉敏,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工学硕士,副
               民需要之间的关系。各阶段教育各有侧重、有机
                                                                教授。
               衔接,贯穿大学阶段全过程。
                                                                                         【责任编校 辛 竹】
                   4. 完善育人手段,注重创新性。当前,互联网







                                                                                                          43
                                                                                        NINGXIA EDUCATION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