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4 - 《朔方评论》2025年第2期电子刊
P. 74

明清行草对当代“尚势”书风的影响











                                                                                     ◎何荣臻




                  中国书法艺术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从                       硬朗的质感。在明清行草书的提按变化方

              古至今不断演变,形成了多种书体与流派。                        面,书家通过巧妙地运用轻重对比的技法,
              其中,明清时期的行草书以其独特的艺术                         使线条从外在表现上更加丰富,增强了线
              风格与文化内涵,对当代书法艺术产生深                         条的张力。例如王铎的行草书,在笔画的
              远影响。在当代展览书风的环境下,明清                         起收处常常有明显的提按动作,使得线条

              行草对于当代“尚势”书风的影响同样是                         既有厚重之处,又不失灵动之感,如《赠
              当代研究书法进步的重要课题之一。                           张抱一行书诗卷》中,线条的提按变化丰
                                                         富,让字更具立体感与节奏感。

                  一、明清行草书的特征                                  明清行草大家如王铎善用“涨墨”,
                                                         使作品中墨色浓淡、干湿对比强烈,极大
                 (一)笔法构成                                 地丰富了行草创作中的视觉效果和艺术表
                  1. 丰富的笔法表现力。明清行草书中,                    现张力。这种大胆的用墨方式也为当代书

              尤其是巨幅大草的经典作品中用笔的提按                         家提供了新的表现思路,当代书风在追求
              变化极其丰富,在笔画中断存在多个发力                        “尚势”时,也借鉴这种强烈的墨色对比
              点,使得点画粗细有别,线质有着极其高                         来营造作品的气势与张力,增强作品的视

              级的状态,增强了作品的节奏感与立体感。                        觉冲击力。当代书家在墨法的运用中多以
              王铎行草方折处较多,以《宿江上作诗轴》                        浓淡对比和枯湿对比来凸显作品的强烈视
              为例,运用方折笔法,结构紧密,用笔沉                         觉冲击,用浓淡相间的变化来表现作品的

              着痛快,这种方折用笔与魏晋时期二王的                         层次感。浓墨处厚重深沉,淡墨处空灵飘
              圆转笔法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以刚健、                         逸,二者相互映衬,使作品更加具有“书



              72   朔方评论     文艺评论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