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朔方评论》2025年第2期电子刊
P. 30

一辑,记录故乡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的点点                         会主义文化创造者的身份转变,这一现象
              滴滴,展现了西吉在时代发展中的蜕变,                         在中国乡村建设进程中意义重大。
              从侧面反映出乡村振兴给百姓生活带来的                              农民作家单小花出身普通农家,以亲

              巨大改变。                                      身经历为蓝本进行创作。在散文集《樱桃
                  董顺学的《月亮山下》同样彰显出西                       树下的思念》中,“乡土物语”辑里,她用
              吉文学的时代性。这部六十六万字的长篇                         朴实的文字描绘西吉县的山川大地、风土

              小说,以中国农村改革开放前后五十余年                         人情以及坚韧的乡亲。“扶贫记忆”里的《王
              的社会发展变迁为背景,讲述主人公周思                         民印象》,则从自身视角出发,讲述了昔日
              甬一家三代扎根西北黄土高原,带领群众                         穷山恶水的王民乡在乡村振兴等政策推动
              摆脱贫困的故事。书中描绘了乡村在政策                         下的巨大变化。她以农民的身份记录乡村

              扶持下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村民们从为温                         发展,让作品充满了真实的生活气息和乡
              饱发愁到追求美好生活的转变。比如村里                         土温度。
              通了公路,农产品有了更好的销路,孩子                              农民作家康鹏飞的《麦子》《糜子》

              们也有了更好的教育条件。董顺学通过这                         等十余篇小说,以自身经历和对家乡变化
              些情节,将乡村振兴的伟大进程融入故事                         的敏锐观察为基础,通过今昔对比,将自
              之中,反映出时代发展对乡村的深刻影响。                        己对土地的情感、对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的
                  这些西吉作家的作品,从不同角度反                       感受融入作品,生动地展现了家乡在时代

              映出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西吉的新风貌、                         发展中的变迁。
              新发展。他们扎根乡土,以真挚的情感和                              杨秀琴的作品充满了对乡村女性命运
              朴实的笔触,记录着时代赋予西吉的机遇                         的关怀。她以细腻的情感和质朴的语言,

              与变革,使得西吉新乡土文学成为时代发                         讲述西吉农村女性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生
              展的必然产物,也为文学创作注入了新的                         活经历和奋斗故事,深入刻画乡村女性的
              活力与内涵,见证着西吉在新时代的伟大                         坚忍与勇敢,从女性视角展现了乡村生活

              跨越。                                        的多面性,凸显了西吉农民作家对乡村生
                  再次,西吉农民作家群的涌现,有力                       活独特的观察和表达。
              地彰显了西吉新乡土文学独特的主体性。                              乡村振兴最终是农民的自我振兴,前

              西吉长年坚持写作的人数有一千六百多                          提是农民普遍的文化觉醒。农民作家李成
              人,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农民作家,他们以                         山青年时代就酷爱文学,后因生活所迫,
              我笔写我心,真诚地书写平凡的生活,自                         为了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放弃了成为
              然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谱写了一曲曲                         诗人的梦想,中断写作二十多年。这份埋

              对生活和生命的赞歌,实现了从乡村建设                         藏多年的挚爱,在乡村振兴的新时代,又
              者到乡村书写者、从文化建设的对象到社                         被重新唤醒。他的儿子,同样是农民作家



              28   朔方评论     文艺评论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