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朔方评论》2024年第1期电子刊
P. 62
人所无法想象的。耶稣的怜悯与慈爱给善 现力的确有别于他人。言为心声,正如他
带来最后的胜利 ;苏格拉底追求真理,舍 所写的那样,他的确不想在活着的时候为
生取义,他的宁愿“做痛苦的人,不做快 自己赢得永恒的美誉和不朽,但恰巧的是
乐的猪”的至理名言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 他所建构的艺术花园中的诗意精髓却永远
仍具有振聋发聩的现实意义。其实,在闲 保留在了他的诗歌当中,他的诗歌不因时
暇之余,我们远离手机,远离口水化的娱 代的发展而被人们淡忘,而是越来越焕发
乐,去多多关注人类思想的火花、艺术成 出恒久的艺术魅力和持久的艺术生命力,
果和科技发明这有什么不好?耶稣和苏格 成为世界文艺宝库中的经典之作。仔细窥
拉底的名字如雷贯耳,声名远播,他们自 观,我们生活在红尘中的俗人所写的文字
己的智慧成就了他们的地位和名声,但他 也好,所说的言辞也罢,真的只不过是昙
们所经历的磨难也非同一般,更何况我们 花一现,也的确是一文不值,随着时间的
这些凡夫俗子。“逆境是磨炼人的最高学 推移就会被湮没在历史的滚滚尘埃之中,
府”(苏格拉底语)。磨难对于智者来说是 不见踪影。好的诗歌应该敢于突破人们认
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愚者来说可能 识的“禁区”和“误区”,要在意味上狠下
就是万丈深渊。只有经历了磨难,眼前才 功夫 ;单单有思想有情感有意蕴还远远没
能布满鲜花的芳香。 有达到艺术的最高标准,还要像强心剂一
博尔赫斯还说过,混沌初开的时候, 样让人猛醒或者警醒才算是好诗。这句诗,
人们很茫然,听命于不可抗拒的自然规 真可谓是意蕴悠远、意味深长,哲理的思
律,事物很可能就存在诗意或没有诗意的 辨性跃然纸上,突破了作者和读者之间的
分别,一切都有点神奇,托尔还不是雷神, 界限,自然而然地为读者打开了一道跨越
而是雷和神。古人说,人不率,则不从 ; 时空去积极思考的闸门。相信命运的好与
身不先,则不信。尽管我们身处红尘,但 坏,那是一种迷信之辞。我们每个人都要
我们的一言一行要与社会规范、道德准则、 不断地超越平凡、超越自我,把命运牢牢
礼仪要求等相统一。地位、财富、名誉的 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在迷茫、孤独、徘
羁绊会让我们困顿于现实的无奈,但我们 徊中突出重围,坚强地做自己的主宰。
的生活不必苟且于当下的世俗,还要有诗 毋庸置疑,艺术美总是比自然美高出
意和远方来充盈我们的精神世界,这样才 许多。博尔赫斯的这首诗很好地处理了艺
能有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存在 ;世间 术美与自然美的关系,把个人的感觉、经
还有比亲情、友情、爱情更重要的东西, 验、观察及心灵活动相互交融在一起,让
那就是诗意和远方。“你手写的文字、出口 主体的内心世界和现实的客观世界交相辉
的言辞 / 都像尘埃一般分文不值”。是的, 映,创造了别样的艺术光辉。世界的轮廓
博尔赫斯的诗学观点、诗意才情、艺术表 是再清晰不过了,花园、街道、市场、小路、
60 朔方评论 文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