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5 - 《朔方评论》2024年第1期电子刊
P. 65

乡村地理记录着一切变化,马惟军用画家                         来传达思想感情和价值理念。不仅再现了
              的色彩语言表达乡村的变化、呼唤与期盼。                        人物故事和现实场景,更深刻表达了人民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文化是老                      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憧憬。
              百姓的精神之源,是抹不去、忘不掉的记                         在人物刻画上,马惟军撷取了众多生活形

              忆,是乡风乡情裹住的“金豆豆”。马惟军                        象,有村庄的主人,也有驻村的工作人员,
              关注的视角聚焦在大窑滩村的每个细节,                         还有诸多前往村庄的同仁,这些人物形象
              从农业生产遗迹老堡子,古宅民居老物件,                        饱满,个性鲜明。翻阅画册,一眼就能认

              风俗民情春联中堂,到村规民约墙绘作品,                        出其中的“熟人”,既有故事情节,又有
              包括创作的大型浮雕《月亮山下》,它们既                        生活场景,共同构成了大窑滩村民的群像。
              是历史的瞬间,也是文化的定格。在传承                         大窑滩村村民世代相传,他们平和淡然的

              和发扬的过程中,构建起凝聚人心的精神                         生活态度,充满希望的未来期冀,通过扶
              力量。乡村与时空进程同步,生活在那里                         贫驻村连接起来的桥梁,不断向远方延伸。
              的人们,用自己的真心和真情塑造了月亮                         每一个驻村工作队员,每一个到过这里的

              山下大窑滩村与众不同的人文景观。                           人,都能体会到这里已经与原来不同了。
                   马惟军选择用摄影镜头和画笔一同创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向这里输送物质营养,
              作,两相对照,一边是生活的直接表现,                         艺术家们更收获了精神家园的滋养,那些
              一边是艺术的色彩再现。既是源于他亲历                         恒久不动的山梁与小路,都已在他们的艺

              的乡村鲜活的劳动实践,又经他用艺术家                         术作品里孕育了新的生命种子。马惟军在
              心灵和眼光的取舍,表达出来是如此自然,                        大窑滩村驻村两年创作的作品已经让他深
              又是如此别致。让观赏者真实、切近地了                         刻地认识到艺术源于生活才是有根的,艺

              解到乡村生活的天然性,大窑滩村与其所                         术家两脚沾满泥土,深入生活、深入人民,
              依托的月亮山和村民一道,厚重、淳朴的                         创作的艺术品才是有长久生命力的,而他
              本性如水一般清澈地在山间流淌。西吉的                         表现的那些人物和场景,则体现了他审美
              冬天是漫长的,大雪封路的时候,他们在                         意识的前瞻性和艺术创作的坚实功夫。

              村部,围着火炉,摆上简单的几样菜,煮                              每一次去大窑滩村,我站在山梁上向远
              起热气腾腾的火锅,融化乡村寂寞的夜色。                        方眺望,看到大山与天际相接处那一条遮住
              彼时,他们既是画中的主人,又是乡村的                         视域的缝隙,环顾左右,便想起“四围山色中”

              远客和近邻。                                     的诗句来。在照片里,在画图中,我看到马
                   在艺术语言上,两本画册展现了极具                      惟军和其他驻村队员们在山路上行走的背
              个性的审美意识和表现手法,通过摄影、                         影,理解了他们与乡村的孤独与寂寞融为一

              素描、随笔等多维表现手法,设色上突出                         体,而他们的内心却是活泼和灵动的,所以
              鲜明的视觉效果,通过画中情节人物形象                         才以各种为土地代言的方式,让这所村庄和



                                                                          2024 年第 1 期 艺术论坛    63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