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朔方评论》2024年第1期电子刊
P. 31

吗?”这是一种独特的、正确的、聪明的                         小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就不会因为作品所
              学习语言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真谛,其实                         描写的苦难而受到不良情绪的感染,而是
              就是培养语言感觉,也就是语感。因此,                         能够汲取不竭的力量。

              当王玮老师在了解到“我”两次英语考试                             《贺兰山下》是赵华由科幻小说的浪
              都取得全班第一名的原因后,不仅大加赞                         漫主义甚至魔幻主义向现实主义题材转型
              赏,鼓励“我”坚持这种正确的学习方法。                        的一次成功尝试。正因为小说体现出了这

                   宣扬苦难历练的正能量。苦难是文学                      些积极的社会意义,作品才具有了深度和
              作品永久的话题。提到苦难,一些作家往                         广度,更好地达到了对少年儿童的启迪和
              往会表现出一种怨妇似的心理,作品中的                         激励。
              抗争精神,是在对苦难环境、苦难生活的

              不断埋怨中进行的,作家对作品中人物的                                              二
              奋斗、抗争精神进行的赞美与讴歌,也往
              往是从对人物所经历苦难的同情与悲悯情                              从科幻向现实主义转型,赵华正处在

              怀出发,而对于苦难本身,却很少给以正                         摸索和尝试阶段。尽管如此,《贺兰山下》
              面肯定和客观公正评价,好像谁都不愿意                         仍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兹分述如下。
              经受苦难,好像苦难越远越好。其实不然,                             一是冷静的叙述。小说多次写到冯辉
              苦难也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贺                         对“我”的欺凌,这些欺凌,都是赵华上

              兰山下》里,虽然“我”自从进入城市后,                        学时的真实经历。冯辉是一个坏得透顶的
              就开始了与苦难甚至是磨难相伴,但是小                         反面形象。在一般的文学作品中,对于反
              说中除了写到“我”面临欺凌时的委屈心                         面形象总是少不了讽刺和丑化,但是在《贺

              理,始终没有一言半句的埋怨、牢骚、愤                         兰山下》里,赵华却从不用带有情绪化议
              怒和憎恨。作为读者,我觉得冯辉的嘴脸                         论去否定和责骂冯辉,仅仅是非常客观地
              可鄙之极,他欺负杨华后的冷笑也是非常                         叙述冯辉如何对同学实施欺凌,仅仅是描

              可憎,但是赵华却没有特意描写冯辉的这                         写“我”受到欺凌的委屈和无助,而对“我”
              种可鄙与卑劣,“我”除了委屈、伤心、无                        心中的愤恨和憎恶,也只字未写。冯辉
              助以外,没有对冯辉的诅咒、谩骂等负面                         欺凌同学时的可恶嘴脸,小说都没有进行

              评论。“我”所采取的反抗方式,就是在坚                        描写,至于冯辉的嘴脸如何可恶,就让读
              持和忍受中完成学业,不断接近心中的美                         者自己去揣摩吧。赵华明白,自己所要做
              好梦想。对于苦难,赵华也没有一味否定,                        的,就是客观的、冷静的叙述,之所以如
              正如李老师对“我”的鼓励 :“不要害怕苦                       此,是因为赵华考虑到,他的作品阅读对

              难,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它会帮助你                         象大多是一些少年儿童,作品要向他们传
              成长。”赵华如此阐释苦难的内涵,我们的                        递正能量,而不是负能量。情绪化的宣泄



                                                                                              29
                                                                          2024 年第 1 期 文学评论    29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